全球海運“缺箱少柜”,集裝箱價格大幅上漲
2020年全球貿易不景氣,貿易額出現萎縮,然而自去年三季度開始,全球海運卻出現了一個持續性現象,就是“缺箱少柜”,集裝箱價格大幅上漲。
今年全球貿易開始復蘇,世貿組織預計,全球貿易增幅將會達到8%,一些國家甚至開啟了買買買模式,到全球爆買商品,這讓全球海運更是“一箱難求”。
供需矛盾導致價格上漲,亞洲至美國跨太平洋航由于艙位緊張、港口擁堵、船期延誤、運力失衡、內陸運輸延誤,加上美洲對進口的持續強勁需求等多重因素作用下,多家船公司宣布七月份開始上調。
針對如此迅猛的漲價潮,業內分析人士表示,隨著8月份歐美假期以及圣誕節備貨旺季的到來,估計今年下半年還會繼續漲,漲勢延續到春節前的出貨旺季。
首先,就生產能力而言,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集裝箱生產國,全球100%的冷藏集裝箱、96%的干貨集裝箱,都是由中國制造的。
每個月能生產40萬個左右,算下來一年能生產近500萬個。
但問題是,目前全球運營的集裝箱已經超過4000萬個,如果港口箱子堵塞不能及時處理,根本問題還是很難解決。
那么,全球港口集裝箱擁堵問題到底達到了什么程度?
央視財經6月初的時候就報道,在美國10個最繁忙的港口中,經常面臨擁堵的港口至少就有7個。
比如美國加州,滯留在該地區的集裝箱就多達10000到15000個。
空箱還沒來得及處理,又有源源不斷的集裝箱需要裝卸,只會使得港口擁堵問題更加雪上加霜。
首先,就生產能力而言,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集裝箱生產國,全球100%的冷藏集裝箱、96%的干貨集裝箱,都是由中國制造的。
每個月能生產40萬個左右,算下來一年能生產近500萬個。
但問題是,目前全球運營的集裝箱已經超過4000萬個,如果港口箱子堵塞不能及時處理,根本問題還是很難解決。
那么,全球港口集裝箱擁堵問題到底達到了什么程度?
央視財經6月初的時候就報道,在美國10個最繁忙的港口中,經常面臨擁堵的港口至少就有7個。
比如美國加州,滯留在該地區的集裝箱就多達10000到15000個。
空箱還沒來得及處理,又有源源不斷的集裝箱需要裝卸,只會使得港口擁堵問題更加雪上加霜。
由于法國勒阿弗爾港(Le Havre)嚴重擁堵可能導致船期延誤,為保證船期的準時,達飛公司決定跳港該港口長達3個月之久!
在此期間,達飛將在安普衛特港(Antwerpen)提供轉運服務。
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貨物進口國,今年以來更是到全球爆買商品,日本、中國、越南等國都是受益者。
根據日本方面公布的數據,5月份,該國對外出口額達到6.26萬億日元(約合3657億人民幣),大增近50%,其中對美國出口的商品總值就達到1.1萬億日元,同比暴增87.9%。靚麗的出口數據,無疑也對日本經濟增長提供助力。
而中國方面,今年前5個月,我國對美出口的商品總額高達1.34萬億元人民幣,同比大增38.9%,這個增速在我國主要貿易伙伴中是最高的。
另外,今年前5月越南對美貨物出口增長也非常強勁,同比大增49.8%,總額達到376億美元。
美國爆買越南商品,無疑也促進了該國經濟的發展,畢竟越南超過1/4的商品都出口到美國。
最新數據顯示,得益于全球需求回暖,今年二季度,越南經濟同比增長6.61%,相比一季度(4.65%)提高了近2個百分點,復蘇勢頭良好。
當然,我國本身也是全球商品的主要“買家”。
得益于經濟率先復蘇,中國在全球產業鏈、供應鏈中承擔著更大的責任。
中國商品在滿足多國需求的同時,也向全球買買買。
數據顯示,今年前5個月,我國在進口商品上就花了6.72萬億元,同比增長25.9%。
可以說,我國正成為全球經貿的“穩定器”。
根據WTO的數據,2019年我國對外貿易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13.2%。
最新預測數據還顯示,今年中國出口占全球的份額有望從去年的近15%提升至16.2%,繼續坐穩全球第一出口大國寶座。